10.3321/j.issn:1000-3037.2005.02.004
华北平原1981~2001年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分异特征
利用土壤-植被-大气传输机理模型(VIP模型),以GIS背景数据库(土地利用图、土壤质地图和数字高程图)为支撑,在NOAA-AVHRR NDVI数据和气象信息的驱动下,连续模拟了1981~2001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蒸散过程.结果表明:模拟的作物蒸散量与Lysimeter观测值和其他学者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华北平原冬小麦多年平均蒸散量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其中黄河以北地区和山东半岛的蒸散量在200~400mm之间,南部地区在400~466mm之间.对玉米而言,北部的海河低地平原以及津、冀、鲁的沿海地区多年平均蒸散量变化在230~380mm,其余大部分地区蒸散量在380~470mm.除本区最南端的极少部分地区外,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的自然降水都小于蒸散量,水分亏缺量大于200mm,而夏玉米生育期内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大于蒸散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VIP模型、蒸散量、华北平原
20
S161.4;S152.7(农业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90211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CXIOG-A04-12
2005-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