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2-008X.2008.06.008
黄河中下游与江淮流域的降水量和入渗深度关系分析
为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清代档案中雨分寸记载所反映的降水信息,并重建1736-1911年的降水量序列,文中仿照清代雨分寸的观测方法,在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105°E以东,30°-40°N)选取了10个具有气候和土质代表性的站点,开展了自然降水入渗实验,观测了降水量,降水强度,前期土壤含水量和降水入渗深度等参数.统计分析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入渗深度的主要因子,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且各因子对入渗深度的影响在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地降水量与入渗深度的关系方程,其中多数方程的方差解释量达60%以上,为利用清代雨分寸记载重建各地的降水量提供了定量关系模型.
黄河中下游与江淮流域降水量入渗深度雨分寸气候重建
18
P45;P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1013,40625002,4070102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15-2
2008-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6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