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94/j.1000-0763.2016.05.012
再论中国古代数学与儒学的关系——以六至七世纪学者对于礼数的不同注疏为例
本文通过分析贾公彦、孔颖达、甄鸾、李淳风等对于《仪礼·丧服》“去五分一以为带”的注疏、注释,揭示出诸家对于礼数的数理解释不尽相同.具体来说:一、贾、孔等遵循注疏儒家经典的做法,把数学知识作为儒经的一部分,他们对于礼数的理解是依据汉字结构,其算法实施不需要筹算;二、甄、李等则重新组织儒家经典以适应当时数学著作的体例,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礼数,其算法有一个筹算过程.从历史语境来看,这发生在甄鸾扩展数学应用范围,以及唐代政府注疏儒经和注释算经活动的背景下.本文认为我们需要拓展中国古代数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数学与儒学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据《周礼》所载,周代九数是周礼的一部分;之后,九数发展为以《九章筭术》为代表的相对独立于儒学的数学体系;另一方面,至唐代,学者们通过注疏儒经也发展出相对独立的数学体系.因此,诸家对于礼数的不同注解反映出:儒经数学是儒学天然的一部分,算经数学则是相对独立于儒学的知识体系,尽管甄鸾、李淳风等通过《五经筭术》试图重建数学与儒学的紧密联系.
礼数、中国古代数学、儒学、《五经筭术》、《仪礼》
38
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欧洲学术委员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第七项目架构项目European Union's 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FP7/2007-2013“古代世界的数学科学”Mathematical Sciences in the Ancient World项目编号:269804;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唐代数学与儒学的关系研究”教外司留[2015] 311号.
2016-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