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433X.2013.05.030
“承”“变”之道与学诗之法——杨慎论唐诗与六朝诗歌文本关系的批评史意义
杨慎以诗歌文本为立足点,发现唐诗多与六朝诗歌用同一“事”(典故),承用六朝诗歌之“事”(题材)“变”而出新,更在诗歌话语形式上祖述六朝而用之愈工,肯定六朝诗歌在题材内容和语言形式上为唐诗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而杨慎挖掘唐人博学众体、“承”中求“变”、变而出新的学诗之法,此举旨在批判七子复古派学诗取径狭隘、“承”中求同的弊病之时,又彰显出指引和启示明人寻求诗歌振兴之路的理论动机和诗歌理想的批评史意义.
杨慎、唐诗、六朝诗歌、承与变、诗歌题材和话语形式、学诗之法
33
I206.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之际经世视域中的文学思想演进研究”12CZW012
2014-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