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67/j.cnki.1673-923x.2020.09.015
贵州雷公山2种块菌属外生菌根的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目的]块菌是一类经济价值极高的食用菌,通过研究贵州雷公山地区2种块菌属外生菌根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学地位,丰富我国块菌资源.[方法]以采自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种块菌属外生菌根为实验材料,分别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外生菌根形态类型的研究从形态学、解剖学两方面展开,对2种外生菌根的形态进行详细描述,依据菌根图鉴,对2种类型的外生菌根从菌根颜色、菌根的外部形态、菌根的菌套表面结构及菌根的内部解剖结构等特征进行归纳总结.采用CTAB法对2个块菌属的外生菌根类型进行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引物ITS1F、ITS4,对所提取的DNA进行PCR,在此基础上针对rDNA的ITS区段的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所测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所提交的序列信息予以比对,采用Mega7.0软件,对所测序列与比对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进化关系并确定2种块菌属外生菌根的进化地位.[结果]从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来看,这2种类型的外生菌根都具有块菌属外生菌根的形态特征.2种类型的外生菌根的颜色均比较浅,为黄色和褐色,分支较少,外层菌套为拟薄壁组织,菌丝稀少,均无根状菌索,无囊状体,无菌核.分子生物学进化分析表明,T1、T2两菌株与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聚为一支,T1与印度块菌支持率较高,为96%,但T2与印度块菌的支持率相对较低,仅为60%.[结论]T1为印度块菌属外生菌根,T2为块菌属的一种.
块菌、ITS、物种鉴定、系统地位
40
S718.8(林业基础科学)
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凯里学院博士专项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
2020-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