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67/j.cnki.1673-923x.2020.04.011
城市生态空间评价及量化标准分析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目的]科学评价与测度城市生态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国内城市群生态空间量化评价标准的研究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立足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实际,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人均生态空间面积"(PCES)与"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CWWD)两个基准指标,以长沙、株洲、湘潭城区的12个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挖掘法和无量纲对比法对长株潭城市生态空间价值标准和绿地建设规划数量进行测度分析,以回归方程测算出长株潭城市生态空间的配置数量和要求.[结果]长株潭PCES和CWWD与城区自然地理条件、城区改造状况、产业发展布局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1)生态空间建设与分布状况都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区位导向性;2)由于生态空间用地也是城市用地的重要方面,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高低必然同步影响到人均生态空间面积;3)生态空间的建设呈现出明显的日常生活导向性和人口分布导向性;4)人口密度也是引导现状生态空间分布(覆盖比率)的主导因素,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按照本研究配置要求,2025年长株潭城市完全能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即人均生态空间面积≥12 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38%.
城市生态空间、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评价与测度分析、长株潭城市群
40
S731.2;TU984(绿化建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与绿色补贴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型循环农业园区景观优化关键技术集成";湖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影响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的关键因子与激励政策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优秀青年项目"制度与技术双"解锁"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路径、机制及其效应";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省人力资本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0-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