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67/j.cnki.1673-923x.2019.03.013
武陵山区小流域4种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以武陵山区小流域马尾松林、枫樟混交林、杜仲林和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对其7.5、12.0、20.0 cm土层深度在典型降雨前后水分动态变化进行观测与分析,研究了林地土壤水分的日变化规律,从而为林水综合管理、流域科学治理以及森林多功能高效经营等提供科技支持.结果表明:1)所有观测时间内,在7.5和12.0 cm土层深度处,4种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最大的均是杜仲林,其次是枫樟混交林,最低的是坡耕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在20.0 cm土层深度处,杜仲林和枫樟混交林差异不显著,马尾松林与坡耕地差异显著;3个土层深度下,4种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均为杜仲林>枫樟混交林>马尾松林>坡耕地.2)降雨前,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均比较稳定,只在7.5和12.0 cm处缓慢减少;降水后,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是7.5 cm的马尾松林,其次是12.0 cm的坡耕地.3)降水前后,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与风速和大气温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土壤的含水量与湿度呈正相关关系.4)综合分析表明杜仲林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其作为生态经济型树种,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可大面积示范推广有利于提高研究区的生态效益.
马尾松林、枫樟混交林、杜仲林、土壤水分动态、植被类型、武陵山区小流域、湖南张家界慈利县
39
S715.3(林业基础科学)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5BAD07B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项目2017YFC0505506;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2015DFA90450;2016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公共管护项目"国有林场公益林生态效益研究";2017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公共管护项目"基于生态连清的慈利县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NK2223;省林业科技计划项目XLKPT201710
201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