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67/j.cnki.1673-923x.2017.12.019
莽山3种主要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
为了研究莽山地区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于2013年7月在莽山国家森林公园选择3种不同林分类型不同海拔的9个样地,采集0~100 cm剖面土样,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全氮全磷等各肥力指标,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和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的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2)不同海拔样地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差异显著,且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高海拔地区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 (3)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剖面增加而降低.对于0~20 cm土层,针叶林有机碳含量频率分布较分散,其次是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含量分布相对较集中.且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均主要分布在0~50 g·kg-1的范围内. (4)除森林类型的影响外,坡度、坡向和坡位等地形地貌因素也会显著影响森林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样地Z1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同林分类型其它样地,可能就是受坡度坡位等因素的影响. (5)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不同理化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效镁、全氮含量在0.01水平极显著相关.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效镁、全氮和容重在0.01水平极显著相关.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氨氮、有效镁、全氮、全磷以及容重在0.01水平极显著相关,与pH在0.05水平显著相关.
土壤有机碳、林分类型、垂直分布、莽山
37
S714(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项目“典型森林土壤碳储量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研究”201104008
2018-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