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67/j.cnki.1673-923x.2017.12.015
近15年来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效应
基于1996-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景观指数模型对湖区近15a来土地利用特征和景观效应进行了动态变化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1年期间,湖区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建设用地过快增长,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程度较大,建设用地增加程度达78%,耕地的增幅仅6.2%,但耕地面积变化总量大,达36 km2;湖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均降低,而水体破碎化增加,湖区总体上的蔓延度、分维度增加,反映出近年来湖区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较为活跃,但景观多样性有所降低,且有集中连片趋势;快速城市化和GDP增长是湖区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重视中心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湖区湿地保护有助于提升湖区土地生态环境.
林地、遥感、土地景观、景观模型、多样性
37
S718.52-4;X21(林业基础科学)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2018-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