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67/j.cnki.1673-923x.2015.02.014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中山带青海云杉林生长与海拔梯度上环境因子的关系
选择分布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中山带(海拔2900~3300 m)分布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生长与海拔梯度上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胸径和树高大小从郁闭林2900 m 到高山林线3300 m 处的变化规律表明,青海云杉生长在海拔3200 m 以上受到环境胁迫作用明显;青海云杉更新苗和非更新苗密度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也证实了这一点;(2)随海拔梯度的增加,青海云杉林地年降水量递增率平均值为19.94 mm/100 m;年均气温递减率大小为-0.67℃/100 m,青海云杉生长最低气温为-1.72℃;热量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海拔3200 m 以上青海云杉的生长;(3)土壤剖面年均温度沿海拔高度的增加不断减小,而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其含量也不断增加;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海拔土壤酸碱性呈碱性;青海云杉林地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丰富,但是随海拔梯度增加土壤温度降低使得有效养分供应不足;(4)方差分析表明,海拔梯度影响下的环境因子对不同海拔青海云杉生长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土壤化学性质(10.261)>气象因子(7.900)>土壤物理性质(2.535),林地土壤化学性质是影响林木生长的最关键因子。上述研究结果有望为祁连山森林培育和保护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也为干旱、半干旱区亚高寒山地森林植被对环境变化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青海云杉林、林木生长、海拔梯度、环境因子、土壤理化性质、祁连山
S718.5(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5-0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