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6-9801.2016.06.004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状态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一线治疗效果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徐州市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门诊及住院EGFR(外显子19、21)突变的ⅢB或Ⅳ期NSCLC患者72例,分析EGFR突变状态与一线EGFR-TKI疗效、无进展生存(PFS)间的关系.结果 72例患者均进行过EGFR基因检测,其中EGFR外显子19缺失37例,EGFR外显子21突变35例.7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44例,稳定(SD)11例,进展(PD)15例,客观缓解率(ORR) 63.9%(46/72),疾病控制率(DCR) 79.2%(57/72);其中,外显子19缺失患者CR1例,PR 27例,SD 5例,PD 4例,ORR 75.7%(28/37),DCR 89.2%(33/37);EGFR外显子21突变患者CR 1例,PR 17例,SD 6例,PD 11例,ORR 51.4%(18/35),DCR 68.6%(24/35);两种不同EGFR突变状态患者ORR及D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31).EGFR外显子19缺失的患者中位PFS为12.0个月,EGFR外显子21突变的患者为9.5个月(P=0.03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病理类型、吸烟为影响PFS的主要因素.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突变状态是一线EGFR-TKI治疗晚期NSCLC患者PFS和ORR的预测因素.
癌,非小细胞肺、受体,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06B04H008;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Program of China during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Period2013BAI06B04H008
2016-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7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