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56/j.issn.1006-2785.2022.44.23.2022-2057
两个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分析
目的 对两个因FGG基因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CD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两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PT、APTT、纤维蛋白原活性(Fa)、Fib、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等凝血功能指标.采用PCR法扩增先证者编码Fib的FGA、FGB、FGG等3个基因,纯化产物后测序,寻找突变发生位点;采用反向测序法验证突变,同时检测其他家系成员相同基因位点;使用Polymorphism Phenotyping v2和Muta-tion Taster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位点对Fib功能的影响,利用PyMOL软件构建Fib的蛋白空间模型,预测突变对Fib结构的影响.结果 两个先证者PT、APTT和TT均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Fa明显降低(分别为0.60、0.61 g/L),Fib基本正常(分别为2.31、1.97 g/L),D-D、FDPs均在正常范围内.基因分析显示家系1先证者FGG基因存在c.952G>A杂合突变,导致292位甘氨酸突变为丝氨酸(Gly292Ser),其姐姐同样存在此基因突变;家系2先证者FGG基因存在c.902G>A杂合突变,导致275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Arg275His),其父亲和祖父存在相同的基因突变.Polymorphism Phenotyping v2和Mutation Taster分析提示该两种突变会引起Fib功能变化,有致病性.PyMOL突变模型提示,家系1中Fib的γ链发生Gly292Ser,突变氨基酸与周围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氢键数量增加;家系2中Fib的γ链发生Arg275His,突变氨基酸与周围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氢键数量减少,蛋白结构的空间稳定性均发生改变.结论 家系1 FGG基因存在c.952G>A杂合突变,家系2 FGG基因存在c.902G>A杂合突变,导致翻译的Fib分子结构与功能发生致病性变化,是引起CD的主要分子机制.
FGG基因、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突变、纤维蛋白原
44
R735.34;R596;R457.1+1
2023-0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485-2489,后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