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23.2020-294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及oVEMP分析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耳石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对残余症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至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收治的BPPV患者274例,均采用耳石复位方法治疗.根据复位治疗成功后第3天有无残余头晕症状,患者分为残余症状组107例和无残余症状组167例.分析患者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耳石复位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和oVEMP各项参数.结果 BPPV病程及发病月份为患者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耳石复位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半个月时,两组患者DH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位治疗1个月后,残余症状组DHI评分低于无残余症状组(P<0.05),oVEMP患侧的振幅比健侧增高(P<0.05).结论 耳石复位治疗后部分BPPV患者会有残余症状,残余症状可能与病程、发病月份、复位次数、是否合并内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干预.患者oVEMP的耳间振幅增高与残余症状有关,临床或可把oVEMP检测作为残余症状的预测方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客观指标
42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AD32162、2020AD30133
2021-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1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