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对抗感染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读与遵从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对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就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合作共同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提出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非ICU住院的264例有药敏报告的感染病例,调查该病例使用的抗菌药物与微生物药敏解读的符合度,以是否遵从药敏结果分组观察,比较患者基本情况、治疗72h的疗效、预后及细菌耐药机制的影响差异。结果29.55%的患者选择与药敏一致的抗菌药物;30.30%的患者根据药敏调整使用抗菌药物;40.15%的患者仍使用与药敏不一致的抗菌药物。遵从药敏组和非遵从组患者的血WBC计数有统计学差异[(8.5±5.1)×109/L vs (6.8±4.7)×109/L,P=0.011],两组72h疗效有差异(P=0.016),而转归无差异(P=0.112)。比较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47例,以及感染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病例14例,发现是否针对耐药机制使用抗菌药物与患者转归均有统计学差异(P=0.026、0.023)。结论正确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尤其是耐药表型的判断对感染治疗效果有影响。对于重症或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需要临床和微生物人员的共同合作,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
微生物培养、解读、抗菌药物、影响
R97;R65
2014-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063-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