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2785.2012.01.003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形态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形态学改变和视功能的恢复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接受单纯巩膜外加压或联合环扎、玻璃体腔内注气术的18 例(19 眼)患者,术前行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术后1周、1 个月、1年分别行双目间接检眼镜、P-VEP 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 19眼术后视网膜均复位良好,观察期内未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术后1周、1 个月分别有9、6眼表现为黄斑部视网膜浅脱离,术后1 年所有术眼黄斑区视网膜均解剖复位.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P-VEP 潜时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P-VEP峰值均明显增大(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P-VEP 峰值呈逐渐增大趋势(P<0.05),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随着黄斑区RNFL厚度的下降,P-VEP 潜时缩短,P-VEP峰值增加,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下液的残留是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的主要原因,术中视网膜下液的引流有助于减少脱离的发生.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形态与视功能的恢复呈正相关.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34
R77;R58
2012-0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