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2785.2010.02.013
肝脏31磷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肝脏功能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31磷(31P)磁共振波谱(MRS)用于实验及临床评价肝病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30只家兔和30名健康志愿者肝脏在2个不同时间段内行2次MRS二维化学位移成像(2D CSI),通过检测6种磷代谢物的相对值,分析家兔和人体肝磷代谢物的检测误差及影响因素.结果 (1)在视野为280mm×280mm、采集次数为40次、呼吸门控下采集,人肝磷代谢物变异系数分别为:磷酸单脂(PME)34.53%、磷酸二脂(PDE)21.53%、无机磷(Pi)37.41%、α-三磷酸腺苷(ATP)16.96%、β-ATP 13.34%、γ-ATP 17.78%;各磷代谢物的变异系数在12.44%~37.41%之间,其中以β-ATP重复性最好,误差在13%左右;2次检测各磷代谢物结果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视野为200mm×200mm、采集次数为40次、无呼吸门控时采集,兔肝磷代谢物变异系数分别为:PME 36.21%、PDE 21.25%、Pi 33.73%、α-ATP 11.65%、β-ATP 9.25%、γ-ATP 18.41%;各磷代谢物的变异系数在8.48%~36.21%之间,其中以β-ATP重复性最好,误差均在10%以内;2次检测各磷代谢物结果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相对值可能是评价实验及临床肝病共同最可靠的指标,而家兔与人体肝脏MRS成像特点及影响因素却不尽相同.
肝、生化代谢、磁共振波谱成像、动物实验
32
O65;O61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6A022;浙江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Y200805968
2010-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