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释名的衍进与学科概念的生成——学术史视阈下的称谓释读
释名是南戏学术史研究中历来被忽视但却重要的环节,古籍中的名称在客观上呈现了南戏的特性与发展轨迹,但古人的偏见造成了记载的碎片化进而割裂了南戏的整体概念.近代戏曲研究萌生后,学人开始重新审视历史文献中的南戏名称,释名成为了南戏研究的预设语境,南戏的概念也从古时破碎状的平面而渐变成了相互关联的立体图示.20世纪50年代,由于政治背景与学术思想的转型,名称研究的路径由辨证进入了整合.1980年代的学术反思催生学界对学术传统与系谱的追溯,南戏名称的阐释步入了“正名”式的总结,这一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南戏的学术意义,最终完整地塑造了南戏的学科概念.释名的进程映衬了百年南戏学术史的理路,并直接推动了南戏学术概念的演进.
南戏、释名、碎片化、概念的重构、学科的形成
G64;K2
此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戏文献全编》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3&ZD114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7-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