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1505.2015.02.005
徐迟和梭罗:以《瓦尔登湖》的翻译为中心
徐迟与梭罗《瓦尔登湖》之间的情缘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徐迟初译和复译《瓦尔登湖》的时间跨度极大,其间先后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1980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徐迟对梭罗《瓦尔登湖》的翻译认知,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再次肯定的历程,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徐迟对梭罗和《瓦尔登湖》的态度之所以出现阴阳两重天的巨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是在政治和个人双重因素的制约下,译者对作者和原作本身的体悟有所变动.到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后,晚年的徐迟对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的欣赏依旧,但更多时候徐迟是在借梭罗和《瓦尔登湖》来巧妙地剖白心迹,进行自我言说.
徐迟、《瓦尔登湖》、梭罗、翻译认知
I106.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09&ZD071;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梭罗在中国”A-2400-10-0120
2015-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