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1505.2008.05.0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造国民性"——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断想之一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要完成"改造国民性"这一无可轨避的历史任务,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实践基础上构筑现代性价值的认同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的需要,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陶铸中国人的现代国民性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究其质底,因为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植根于物质生活实践以及人们据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演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工业文明成果和现代化历史经验的疑结,在构筑最基本的现代经济基础的同时,也为社会文化的变迁确立了新的坐标.它一方面瓦解了传统价值认同体系支配中国人生活秩序的"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又以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现实力量,创发出中国人的现代文化意识,并以此扬弃旧文化价值体系.可以肯定,只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持续发展,最终必将建构起适合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秩序的新文化格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造国民性、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
92
B2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研究成果06JDDY005Z
2008-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