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到“灯”到“屏”:颠覆抑或融合?
作为西方文学理论之基石的“摹仿说”,形成于古希腊.“摹仿说”认定只有外部现实世界才是艺术的绝对本源和终极本体,即艺术的本质是对外部世界的摹仿.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艺术的摹仿喻为“镜子”,“摹仿说”由此又被称为“镜子说”.
“文学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这种摹仿以揭示普遍性的本质为宗旨”的文学本体论理论,在亚里斯多德这里臻于成熟后一直延续到19世纪并在此时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中达到顶峰,主导西方文坛2000多年.
2020-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