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漂移到市民定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民获得了进城就业的权利;但由于城乡经济、文化和生活环境差别,社会制度设置的偏向化,以及因阶层固化而产生的群体偏见和社会排斥,导致农民工在城市长期陷于职业与身份相分离、贡献与享受相脱节的双重困境,使社会融入举步维艰.本文以社会认同理论为研究范式,历史事实和调研数据为实证依据,分析了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改革开放40年来农民工职业身份、政治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的认同及转换过程,揭示了农民工“身份漂移”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提出了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认同农民工的市民身份,并尽快给予城镇落户等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
农民工、身份漂移、身份转换、社会认同
2018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社会认同的路径与机制研究——以浙江为例》18NDJC089YB;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沿海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11BRK010
2018-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