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农民工留城意愿之再审视——一个可行能力和工具性自由的框架
农民工留城意愿是市民化的基础,进而决定着转型时期我国人力资本的持续供给和动态匹配.依据森的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成果,本文构建了一个可行能力和工具性自由的框架,利用浙江省3604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基于能力视角对其留城意愿进行了再审视.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农民工可行能力对留城意愿存在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生存和发展的可行能力与农民工留城意愿正相关,适应的可行能力却没有显著影响,其中,在产业升级初期环境作用下,教育程度和职业层级的影响还呈现出U形特征.农民工所处城市的工具性自由在可行能力影响留城意愿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条件的调节作用日益增强,而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的调节作用日益减弱.本研究还发现,农民工开始较早关注个人发展能力的形成,留城意愿形成的一般逻辑是就业稳定、个人发展、生存能力、家庭支撑的依次满足,预示着农民工市民化已经进入满足公平发展需求的新阶段.
可行能力、工具性自由、留城意愿、农民工
F3 ;F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323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LY15G030030;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G290
2017-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