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本源探寻中的哲学思考与追问——关于鲁敏长篇小说《奔月》
或许与中华民族自打孔子始便不仅“不语怪力乱神”,而且也更加注重于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这样一种文化传统有关,一般来说,中国作家总是更擅长于凝视表现充满烟火气的日常世俗生活,很少有作家能够如同那部空前绝后的《红楼梦》那样,在细针密线地逼真再现日常生活图景的同时,也能够彻底地飞扬起来,能够通过太虚幻境、补天神话、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以及一僧一道等内容的适时适度穿插,把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玄思维度近乎天衣无缝地编织到这部伟大的小说著作之中,因而使得小说文本超越一般的社会学层面,抵达某种哲学意义上的生命存在论层面.
长篇小说、哲学思考
I207.425;I046;I712.07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22
2017-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