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1.01.023
新材料和药品在皮肤磨削术中的应用
@@自1905年Kromayer首次应用磨削术治疗皮肤病以来,此法在治疗皮肤表浅性损害方面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磨削术所用的机械设备和材料药品也不断更新,使得此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日臻完美,临床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
一、临床资料
1999年1月~2000年11月,共为82例实施了磨削术。其中面部天花或痤疮后遗留的凹陷性瘢痕36例,前臂自残性烟头烫伤瘢痕12例,疣状表皮增生16例,疣状痣2例。皮指腺痣4例,雀斑12例。
每例患者磨削次数1~4次,间隔3~9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或新的瘢痕增生,均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色素沉着总发生率为86 %,发生时间为术后15~30 d,其中女性为96 %,男性为72%。恢复正常皮肤色泽时间为2~9个月,平均需5个月。无1例发生永久性色素沉着。
二、体会
1.磨削器械:磨削机采用日本生产的微型磨削机,长12 cm,直径3 cm,前端可卡入不同直径的磨头(国内磨头的轴杆直径一般为2 mm),末端为电源线,可直接插入220V的交流电源,机身上有手控制开关,为二波段式,可控制磨头按正向或反向旋转。适于皮肤磨削的转速为8000 rpm。
2.磨头:磨头的合理选择和搭配是磨削术成败的关键,不同的皮肤病应选择不同形状和粗细的磨头。对于浅表的皮肤病变,例如黄褐斑、雀斑,需要细微的划痕或凹痕,可选择细的碳化硅胶磨头,或细沙磨头。对于凹凸明显的瘢痕或文身,体表肿瘤例如皮脂腺痣、表皮过度角化等,可采用较粗糙的金刚砂磨头或粗沙磨头。对于骨质的磨削可用有风叶刃的钨钢或碳钢磨头,例如拇外翻、驼峰鼻、颧骨过突。根据不同的病理特性研制了不同形状和粗细的磨头,以满足磨削术中的推磨、斜磨、圈磨、点磨、松解和抛光等各种需要。
3.设备的消毒:磨头和装卡磨头的轴芯可在器械消毒液中或75 %的酒精中浸泡消毒,机体和电源线部分可用碘伏或碘酒擦拭消毒,机体部分可再套入无菌手术用橡胶手套。
4.磨削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磨除皮肤表面病变但又不伤及真皮深层为原则。磨削的深度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过浅达不到治疗目的,过深易破坏部分真皮层形成瘢痕,造成手术失败。为稳妥起见初学者切勿过深。为了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手术者一定要熟练掌握皮肤各层的组织结构。面部各区皮肤的厚薄不一,手术操作过程中,采用逐层磨削法较易掌握深度:先磨削表皮角质层和颗粒层,此时创面仅有少量组织液渗出;再磨削真皮乳头层,创面呈点状出血,磨削至真皮乳头层深部时。创面呈密集点状出血或片状出血,止血后创面呈紫红色,此时为磨削深度之界限。如继续磨削将真皮层全部去除,创面出现点状脂肪时,说明磨削过深,手术后可留下瘢痕。因为磨削创面的修复依靠残留的表皮突部位的基底细胞、棘细胞及皮肤的附属器细胞,如果将表皮突全部磨除,只能由结缔组织修复创面,愈合后必然会留下瘢痕。面部皮肤与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同,不仅皮肤较厚,而且还有大量的皮肤附件,皮肤附件内衬有大量的表皮细胞,从而保证了上皮覆盖的进度。
新材料、药品、皮肤磨削术、磨头、创面、瘢痕、治疗效果、手术、表皮、真皮乳头层、皮肤病、消毒、细胞、色素沉着、皮肤附件、点状出血、直径、真皮层、应用、选择
7
R62(整形外科学(修复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