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5.010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应用时机的选择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伴有急性液体积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评估PCD时机选择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30例伴有急性液体积聚的SAP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治疗方式、接受PCD的时间、急性液体积聚的分布范围、血淀粉酶(AMY)恢复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持续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患者结局(并发症、死亡)、治疗有效率等。按临床科室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PCD组(72例)和保守治疗组(58例),根据PCD时机,进一步将PCD组分为早期(≤2周)PCD组(55例)和晚期(>2周)PCD组(17例)。采用χ2检验比较PCD组和保守治疗组、早期PCD组和晚期PCD组患者性别、病因、积液分布范围、结局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PCD组和保守治疗组、早期PCD组和晚期PCD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组间AMY恢复时间、SIRS持续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PCD组血AMY恢复时间短于保守治疗组(3.00(2.25,4.00)d vs 5.00(3.75,7.00)d)、SIRS持续时间短于保守治疗组(3.00(2.00,5.00)d vs 5.00(2.75,7.25)d),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保守治疗组(11.1% vs 24.1%;4.2% vs 20.7%),治疗有效率高于保守治疗组(86.1% vs 7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489,P<0.001;Z=-2.782,P=0.005;χ2=3.877,P=0.049;χ2=8.592,P=0.003;χ2=4.643,P=0.031)。早期PCD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晚期PCD组[(22.35±11.22)d vs (29.82±11.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5,P=0.019)。结论:PCD治疗SAP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患者预后;早期PCD更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介入治疗、早期
21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KY2023151
2024-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