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3.010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流灌注的改变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1个月内残余肿瘤血流灌注随时间变化情况,探讨其在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一次TACE治疗的HCC患者61例纳入本前瞻性研究.其中,男性60例,女性1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3±13)岁.纳入病例在TACE术前及术后接受多次超声造影(CEUS)检查.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提取出各个定量参数,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TACE术前的峰值强度(IMAX)及灌注指数(PI)明显高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52、-3.723,P均<0.01).TACE术后3 d的PI低于术后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2,P=0.009).TACE前后峰值强度及灌注指数的变化大致表现为术后3 d IMAX及PI值显著下降,术后15 d较术后3 d略有上升,术后30 d较术后3 d则有较明显上升,但仍低于术前.结论 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血流灌注水平在术后3~15 d范围内处于最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估TACE术后血流灌注改变的无创性方法.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血流灌注
1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0265
2020-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6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