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6.11.011
纳米二氧化钛对职业人群健康效应的横断面研究
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钛职业接触对工人健康效应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9月,选择山东省某纳米二氧化钛生产企业的85名男性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纳米二氧化钛接触组44名,对照组41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工人的基本情况、吸烟饮酒史、既往史、家族史和职业接触史等.分析比较两组调查对象的血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年龄、吸烟、饮酒和BMI等混杂因素,分析接触二氧化钛对血常规、血生化及血压各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简单随机方法,从接触组和对照组中各选取25名工人,使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评价遗传损伤情况.使用Poissin回归模型,控制年龄、吸烟、饮酒和BMI等混杂因素,分析接触纳米二氧化钛对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的影响.结果 接触组纳米二氧化钛气管支气管表面积浓度、肺泡表面积浓度以及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数P50(P25~ P75)分别为35.35(24.31~57.42)、173.09(116.27~270.72) μm2/cm3以及40 244.00 (17 803.50~78 679.00)个/cm3,均高于对照组[33.90(27.44~43.29)、150.50(125.82~192.87) μm2/cm3以及18 721.00(12 721.00~51 898.50)个/cm3](Z值分别为15.47、15.96、14.54,P值均<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年龄、吸烟、饮酒、BMI的影响后,接触纳米二氧化钛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肌酐(CREA)水平及LDL-C影响较大,β'值分别为0.23、-0.51和0.30(P值均<0.05).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P50(P25~P75)分别为3.00‰(1.50‰~5.00‰)和3.00‰ (2.00‰~4.00‰),均高于对照组[2.00‰(1.00‰~4.50‰)和2.00‰(1.00‰~4.00‰)](Z值分别为0.59、0.61,P值均>0.05).控制年龄、BMI、吸烟和饮酒等影响因素后,工人接触纳米二氧化钛对微核率(OR=1.11,95%CI:0.81~1.54)和微核细胞率(OR=1.07,95%CI:0.76~1.51)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可对职业接触人群产生一定健康效应,表现为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但未发现明显遗传损伤.
职业暴露、职业卫生、微核试验、纳米二氧化钛
50
R135;R516.7;U4
2016-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7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