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1.09.020
以理论为指导的健康行为研究进展
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全球每年40%的死亡以及1/3的健康寿命损失年是由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引起的[1]。由于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大、可干预性好、成本效率高等特点,健康行为研究已在烟草控制、体育锻炼、超重和肥胖干预、药物滥用、不安全性行为、免疫接种等很多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健康行为研究往往注重工具理性和归纳性[2]的流行病学视角。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等地的健康行为学者越来越重视以理论为指导的健康行为研究思维和干预策略,其理由可能是:一是健康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但主要起源或植根于社会学和行为学[3],2者的核心概念是以理论形式建构的[3],并注重后实证主义[4]的研究路径;二是健康行为理论能为选定影响因素、测定方法、病因结构和路径提供框架和指导[5],并在研究的设计、干预、评价等阶段都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利用价值[6],如Sharma和Romas[3]具体阐述了7大好处。笔者围绕以理论为指导的健康行为研究的3大常见问题,现综述如下。
行为理论、健康行为学、行为研究、生活方式、寿命损失年、后实证主义、超重和肥胖、安全性行为、重要因素、影响因素、药物滥用、烟草控制、形式建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人群健康、免疫接种、路径、流行病学、利用价值
45
R197.1(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3108
2011-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4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