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0.08.012

大、小鼠吸收和代谢双酚A的差异

引用
目的 探讨相同剂量双酚A(bisphenol A,BPA)经口染毒后,引起大、小鼠血清BPA浓度差异的机制.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spec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SD大鼠和ICR小鼠各18只,一次性经口给予300 mg/kg的BPA后,在第0.5、1.0、12.0小时时间点各采集6只大、小鼠血液,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fluorescenc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HPLC)检测血清中BPA浓度;大、小鼠各6只采用原位小肠吸收模型循环灌流100 ml 0.1 mmol/L BPA灌流液,用FL-HPLC法分别检测第0.5、1.0、2.0小时时间点灌注液中BPA浓度和灌流后2.0 h血清中的浓度;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大、小鼠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2B1(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2B1,UGT2B1)mRN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FL-HPLC法检测UGT2B1的酶活性;大、小鼠各6只禁食24 h后,一次性经口给予300 ms/kg BPA,收集24 h粪便,用FL-HPLC法检测粪便中BPA含量.结果 300 ms/kg BPA经口染毒后第0.5、1.0、12.0小时时间点小鼠血清中BPA浓度分别为(66.57±14.95)、(51.16±16.06)、(22.73±5.00)μg/ml,大鼠血清中BPA浓度分别为(15.63±5.65)、(18.34±5.02)、(7.65±2.58)μg/ml,各时间点小鼠均高于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660,17.957,8.420,P值均<0.05);0~、0.5~、1.0~2.0 h小鼠小肠各时间段吸收速率分别为(10.20±4.20)、(1.49±0.67)、(1.31±0.55)μg·cm-2·min-1均高于大鼠相应时间段吸收率[(1.87 ± 0.69)、(0.47±0.13)、(0.36 ± 0.08)μg·cm-2·min-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954、8.877、11.536,P值均<0.05).0.1 mmol/L BPA灌肠2 h后小鼠血清中的BPA浓度为(22.64±4.35)μg/ml,高于大鼠的(4.13±0.8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643,P=0.000);大鼠肝脏中BPA代谢酶UGT2B1 mRNA的表达水平和酶活性明显高于小鼠;300 mg/kg BPA经口染毒24 h后,大鼠经粪便排出的BPA量为(1.50±0.32)mg/g,高于小鼠的(0.57±0.35)ms/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15,P=0.001).结论 大、小鼠经口给予300 mg/kg BPA染毒后,由于小鼠肠吸收BPA的能力高于大鼠,而大鼠代谢及排出BPA能力高于小鼠,引起小鼠血清中BPA的浓度明显高于大鼠.

酚类、大鼠、小鼠、肠吸收、代谢

44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7042;20877045

2010-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31-73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0253-9624

11-2150/R

44

2010,44(8)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