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2434-20200407-00192

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心脏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引用
目的:评价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2日,采用主题词+自由词的方法,搜集关于RIPC应用于心脏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23项,患者5 045例,按照缺血预处理方式分为RIPC组(2 524例)和对照组(2 521例)。实验组采用麻醉诱导后远程缺血预处理,上、下肢均可;对照组采用相同部位假缺血处理,比较两组指标差异。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和肌钙蛋白I值,次要结局指标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时间。二分类结局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 RR)及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连续性数值变量采用均数差( MD)或标准化均数差( SMD)的95% CI表示。因文献术后72 h肌钙蛋白I曲线下面积的研究间存在不可接受的异质性,放弃meta分析,仅作定性分析。 结果:两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RR=0.92,95% CI:0.79~1.07, P=0.27)、急性肾损伤(AKI)( RR=1.01,95% CI:0.90~1.14, P=0.83)、术后新发房颤( RR=0.98,95% CI:0.83~1.15, P=0.77)、卒中( RR=0.96,95% CI:0.61~1.50, P=0.84)及病死率( RR=1.27,95% CI:0.84~1.91, P=0.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未发现RIPC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临床结局证据,其心肌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缺血预处理、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系统评价、meta分析

3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90-29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001-4497

11-2434/R

37

2021,3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