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1-4497.2007.01.006
1 003例瓣膜置换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总结1 003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例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手术在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术(MVR)555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BVR)27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39例,三尖瓣置换术(TVR)26例,三瓣置换术10例.全组病人按≤40岁、41~59岁、≥60岁分为3组,分别为152、572、279例.结果 975例(97.2%)恢复出院,死亡28例(2.8%).3组死亡率分别为3.3%,1.7%,4.7%.死因分别为呼吸循环衰竭1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0例、室性心律失常5例、肾功能衰竭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74例次.结论 瓣膜置换术是治疗瓣膜病变的有效手段,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改进和完善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尽量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能减少瓣膜置换术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主动脉瓣置换时应尽量去除钙化的瓣叶,置人大一号的瓣膜,减少跨瓣压差,有利于左室重构.术中应常规探查三尖瓣,对瓣环明显扩大的病人予以三尖瓣成形术.心脏大的病人尤应注意围术期电解质的变化,防止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生物瓣的术后抗凝较机械瓣方便,并发症也少,应提高生物瓣的应用比例.围手术期处理得当,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老年病人术前合并症多、病情重,应加强围手术期监护.
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围手术期医护
23
R6(外科学)
2008-03-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