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1-4497.2001.02.031
左心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从心室造影角度来说,广义的左室室壁瘤(LVA)可定义为部分左室壁出现运动减低、不运动或反常运动〔1〕。这一定义不仅包括狭义经典的、瘢痕组织形成的有颈薄壁的囊袋性LVA,而且还包括了无收缩功能的、变薄的、含有存活心肌的瘢痕区。从现代治疗观点讲,后者也应行外科切除术〔2〕。
LVA的外科治疗是1955年开始的,Likoff和Bailey使用侧壁钳施行了首例闭合性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3〕。1958年Cooley在体外循环下行首例LVA切除和线性修补术,该术式到今天仍然被采用,称之为标准手术〔4〕。继之,1977年Dagget引进了用dacron替代部分室壁,避免了下壁室壁瘤切除后左室的变形〔5〕。由于这一概念的引进,1985年Jatene和Dor先后提出了左室几何重建的新概念,认为左室壁切除术不仅是切除室壁瘤,更重要的是将左心室几何重建,恢复其原始的形状〔6,7〕。
95%以上的真性室壁瘤是由于穿壁性心肌梗死引起的〔8〕,极少数的LVA原因是创伤、Chagas病或肉瘤样病,先天性LVA也有报道,谓之左室憩室(diverticula)。88%的LVA是由于左前降支(LAD)急性闭塞引起的〔9〕,其余是下壁的,而后壁心肌梗死产生LVA则相对罕见。前间壁的LVA,由于梗死区的扩张和变薄可使对角支和前乳头肌明显向外侧移位。
临床上10%~15%的LVA,在瘢痕组织内存在广泛的钙化。这些钙化主要分布在心内膜和中层心肌内。心外膜含有混合瘢痕组织和存活的心肌〔10〕。术中若碰到钙化的LVA,必须在切除所有的钙化组织后,方可安全缝闭左室腔。假性室壁瘤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5~10?d,心室游离壁穿孔与周围心包粘连所致,常常由于回旋支急性闭塞而产生。目前认为,在慢性期诊断的假性LVA,未必比真性LAV更易破裂〔11〕。
病理生理正常的心脏是由不同运动方向的肌纤维组成的完美结构。由于LVA的形成,使心腔增大和扩张造成心肌纤维方向变形(distorting)。根据Laplace定律(T=Pr/2H),在左室内压(P)一定的情况下,左室壁的张力(T)与左室曲率的半径(r)呈正比,而与左室壁的厚度(H)呈反比。因而,左心腔扩大,左室壁变薄,心室内张力会增加,心肌耗氧也会增加,非梗死区心肌因工作负荷增加也会相应扩张,导致心腔更加扩大,形成恶性循环。当LVA大于左室面(LV)的10%时,由于收缩期LVA的部分会向外膨出,部分每搏输出量会被“偷窃”,导致剩余心肌纤维超过缩短限度,扩大和僵直的心室腔,使每搏输出量下降,舒张末压增加。当LVA占25%的LV面时,非LVA部分的心肌纤维的负荷会加重,最终导致收缩部分射血分数(EF)下降。左室壁张力的现象类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晚期,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从可接受的EF值和手术死亡率,迅速发展到EF值很低和不能接受的手术死亡率。尽管有学者建议药物治疗无效再进行手术,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LVA病理生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临床医师主张在LVA以外的心肌进行性损害到“不可逆改变”前,应尽早行室壁瘤切除手术。随着左室腔的扩大,心室壁的切线压力(tangential pressures)必须以更大的代偿才能达到可接受的动脉压。外科医师试图设法恢复心肌束的原始方向,以便使左室腔恢复原始位,这就是所谓的左室几何重建术。
左心室室壁瘤、左室腔、心肌纤维、室壁瘤切除术、几何重建、瘢痕组织、性心肌梗死、手术死亡率、每搏输出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运动、急性闭塞、钙化、病理生理、张力、外科、扩张、后壁心肌梗死、梗死区、左室室壁瘤
17
R654(外科学各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