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01.02.017

改良迷宫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伴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引用
@@ 迷宫手术〔1〕的技术复杂、心脏停搏时间较长,为此,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进〔2-5〕。1998年3月我们也采用改良迷宫手术(modified maze procedure)治疗二尖瓣病变伴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22例病人中男5例,女17例;平均(39.7±10.9)岁。房颤平均持续(8.8±6.7)年。其中二尖瓣狭窄1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4例。左房径(60.8±16.7)mm,射血分数0.53±0.12,缩短分数0.28±0.07。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冷晶体心停跳液保护心肌,血流降温至28℃时阻断上、下腔静脉。斜切右心房,升主动脉阻断后作房顶和房间隔切口,于房间沟后切开左心房,经上、下腔静脉后面分别延长完成围绕4个肺静脉口的左房后壁环形切口。对环形切口左下至二尖瓣后瓣环中点之间以及环形切口左上至左心耳开口之间的区域-60℃冷冻2?min后,连续缝合关闭环形切口,采用人工机械瓣膜置换二尖瓣,部分病人尚需作左房血栓摘除或三尖瓣环环缩。连续缝合关闭左房顶和房间隔切口,开放主动脉后关闭右房切口并切除左心耳。待循环稳定后逐渐减少流量、停机,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及引流管,关闭胸部切口。 术后6个月定期随访及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观测左房径、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左房后壁运动幅度、左右房室环运动速度。 另选2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1.8±14.9)岁,与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果体外循环转流(159.4±23.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0.1±19.5)?min。手术死亡2例,分别死于术后出血和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全组术后无发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和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者。 随访12~25个月,随访期间1例因抗凝过度致颅内出血死亡。余19例病人症状缓解,心功能改善。左房径缩小[(45.2±10.1)?mm,P<0.01];射血分数增加不显著(0.54±0.11,P>0.05);缩短分数变化亦不明显(0.29±0.07,P>0.05)。除1例房颤复发外,余18例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均记录到心房收缩波。而且病人左房后壁运动幅度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手术组(4.20±0.39)mm,对照组(4.14±0.33)mm,P>0.05],左房室环s峰、e峰和a峰运动速度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亦不明显,手术组左房室环s峰、e峰和a峰分别为(0.11±0.02)、(0.11±0.01)和(0.09±0.01)?m/s;对照组分别为(0.08±0.01)、(0.10±0.01)和(0.08±0.01)?m/s;P>0.05。手术组右房室环s峰、e峰和a峰分别为(0.10±0.01)、(0.11±0.08)和(0.10±0.01)?m/s;对照组分别为(0.11±0.08)、(0.10±0.01)和(0.09±0.01)?m/s;P>0.05。

迷宫手术、手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病变、慢性心房颤动、环形切口、缩短分数、射血分数、房室环、对照组、主动脉阻断、超声心动图、病人、运动速度、运动幅度、下腔静脉、体外循环、术后、人工机械瓣膜置换、连续缝合

17

R654(外科学各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09-11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001-4497

11-2434/R

17

2001,17(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