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1-4497.2001.01.047
三瓣膜置换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病人 男,36岁。2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前区疼痛。近1年劳累后胸闷、心悸、气短,现不规则发热1个月,使用先锋V号后体温恢复正常。查体: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触及连续性震颤,闻及4/VI级粗糙连续性杂音,P2减弱,毛细血管搏动征、股动脉枪击音阳性。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室缺),右瓦氏窦瘤破裂至右室流出道,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均有赘生物形成(瓣叶结构破坏),心功能IV级。
入院后给予氧哌嗪青霉素,10 d后出现高热,右腰背部疼痛,改用头孢哌酮(舒普深),2 d后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1周后手术。使用Sanrs 9000体外循环机、鼓泡式氧合器,冷晶体停跳液诱导停跳,间断顺灌冷晶体停跳液,心包内持续冰泥降温。正中切口显露心脏,探查见主动脉瓣、二尖瓣前瓣及瓣下、肺动脉瓣附着赘生物,瓣叶结构破坏。嵴下室缺,0.5 cm×1.0 cm。右瓦氏窦瘤破裂入右室流出道,瘤破口大小1.0 cm,室缺及瘤破口边缘附着片状赘生物。术中仔细剔除赘生物,局部消毒后用补片分别修补室缺、瓦氏窦瘤。二尖瓣置换用27 mm C-L短柱侧倾碟瓣。切除主动脉瓣叶和赘生物,消毒后置入25 mm CarboMedics双叶瓣,排气后开放主动脉,心脏自动复跳。切除肺动脉瓣,消毒后原位置入25 mm C-L短柱侧倾碟瓣。主动脉阻断232 min,转机355 min。
病人术后循环稳定,心功能恢复满意,无体外循环并发症。B超检查,3个机械瓣启闭正常。术后20 d痊愈出院。
讨论 先心病室缺、瓦氏窦瘤破裂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严重破坏,需进行三瓣膜置换,比较少见。对此类病人,病情相对稳定后应积极考虑手术,否则会丧失治疗机会。
本例病人即在感染控制后实施手术,疗效满意。考虑到术后长期效果,肺动脉瓣宜采用机械瓣置换。
瓣膜、置换治疗、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瓦氏窦瘤破裂、赘生物、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右室流出道、晶体停跳液、结构破坏、侧倾碟瓣、病人、氧哌嗪青霉素、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消毒、术后、手术、连续性
17
R654(外科学各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