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441206-20200415-00202

脊柱肿瘤术中应用人工硬脊膜的疗效观察

引用
目的:探讨人工硬脊膜在脊柱肿瘤手术中预防及治疗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肿瘤科诊断为脊柱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且出现椎管内占位而接受肿瘤切除椎管减压的手术病例(不包括椎体全切除的病例)。根据术中是否破坏硬脊膜完整性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及预防组。术中出现明确脑脊液漏的治疗组患者共22例,16例行单纯硬脊膜缝合或修补,6例在硬脊膜修补基础上使用人工硬脊膜;术中未见脑脊液漏的预防组共49例,其中15例使用人工硬脊膜预防脑脊液漏,34例未使用该材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椎管减压及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通过病历系统检索记录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期间脑脊液漏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引流量的变化等,根据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登记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独立样本 t检验对比术后引流量变化情况。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71例患者病变共累及138个脊柱节段,平均每位患者脊柱减压节段数为(1.94±1.13)个。术后住院时长为(11.31±4.63)d。住院期间应用人工硬脊膜的患者中无出现术后椎管内血肿、感染或排斥反应。治疗组与预防组中使用人工硬脊膜的患者脑脊液漏发生率降低,但未发现使用人工硬脊膜与否脑脊液漏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预防组中使用人工硬脊膜的患者术后72 h引流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中使用人工硬脊膜患者术后前两个24 h的引流量显著少于未使用人工硬脊膜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患者随访时间(18.4±5.3)个月,其中9例因全身肿瘤进展死亡,良性肿瘤随访期间无术后复发,随访期间未发现手术部位远期浅表或深部感染。 结论:脊柱肿瘤伴椎管内占位,术中应用人工硬脊膜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加速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长且并不增加椎管内感染或血肿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脊柱肿瘤、脑脊液漏、人工硬脊膜、显微外科技术

44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6-8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001-2036

44-1206/R

44

2021,44(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