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1-2036.2017.01.016

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引用
目的 探讨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的供血范围及观察斜支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腿前外侧区设计切取了57块皮瓣,发现携带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者21例(占37%),术中观察了斜支、降支供应股外侧肌表面皮肤范围,其中12例采用斜支穿支皮瓣覆盖足、踝部创面.男8例,女4例;年龄23~52岁.交通事故伤6例,重物挤压伤4例,器械伤2例.损伤部位:足背5例,踝部4例,小腿远端3例.伤后至首次就诊时间4~36 h,平均16h.单纯穿支皮瓣6例,携带阔筋膜、股外侧肌复合组织瓣4例,分叶皮瓣2例.术中切取大小为7 cm×11 cm~8 cm×21 cm的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 根据斜支、降支供应股外侧肌表面范围,分为Ⅰ型(降支为主型)16例、Ⅱ型(斜支降支均匀型)2例、Ⅲ型(斜支为主型)3例.所有皮瓣完全成活,供区一期愈合11例,伤口少许裂开1例,经换药痊愈,残留一斜线瘢痕、无牵拉不适,周围感觉麻木范围减小.供瓣区髋膝关节早期肌力减退3例,3个月后逐渐好转,半年后无异常不适.12例获电话随诊时间3个月~2年,平均13个月,所修复四肢功能良好,皮瓣质地饱满,色泽与周围皮肤无异,外形无挛缩,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可见纵行线状瘢痕,无局部疼痛及触觉过敏现象. 结论 股外侧肌表面皮肤软组织血供具有多样性,设计、切取股前外侧皮瓣时应小心鉴别.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皮瓣手术简单、可靠,也可切取多种形式的穿支皮瓣.

斜支、穿支皮瓣、旋股外侧动脉、应用解剖、修复

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295;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金黔科合人字201312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基金国卫办医函”2013”544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s81360295;The Special Funds of Out-Standing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Cultivation of Guizhou Province2013 12;National Clinical Specialist Funds”2013”544

2017-03-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8-6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001-2036

44-1206/R

40

2017,40(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