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職事官爲重心:試析北宋元豐後的文官班位
宋代等級安排的基本理念,是在優先保證務實性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地維繫官僚集團內部的穩定、協調,以達到鞏固統治秩序的目的.班位,是彰顯官員身份、排定等級的重要工具之一.北宋前期,以無權責的本官爲班位的“衡量基準”,根據不同的等級羣體“官與差遣分離”程度的不同,采用“分層”的安排模式;元豐改制期間,等級結構發生了改變,以注入職掌的職事官爲“重心”,此時,影響班位高下的“基準項”與“優先項”二者走向了合一,班位安排的繁瑣程度也隨之降低.元祐以後,爲了使君主控御臣下的手段更加多元,避免頻繁的等級下調對朝臣構成較大的心理衝擊,資序、貼職、“二府舊臣”、“曾任侍從”等要素再次介入到等級安排之中,這也使排班的原則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班位、文官、身份等級、元豐改制
2018-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6页
25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