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2.07.018
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足底筋膜跟骨附着处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足底筋膜跟骨附着处微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将4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冲击波组,每组20例;设健康受试者20例为对照组.冲击波组和电针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2周后、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疼痛评定和能最多普勒超声微循环指数测定.对照组于入组当天进行1次能量多普勒超声微循环指数测定,以获得正常对照值.结果 治疗前,冲击波组和电针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周后、治疗结束4周后和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在治疗结束2周和4周后的VAS评分与电针组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冲击波组的VAS评分为(3.01±0.12)分,与电针组的(3.93±0.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冲击波组和电针组患者的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周后、治疗结束4周后和治疗结束3个月后,冲击波组的MI值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的MI值无显著变化(P>0.05);冲击波组随着时间延长,MI值进步明显,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MI值最高(P<0.05).冲击波组和电针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MI值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呈高度正相关性(r=0.85,P<0.05);电针组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与MI值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无相关性(r=0.23,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可有效地改善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足底筋膜跟骨附着处近端微循环,具有近期和远期疗效,电针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不明显,且远期疗效较差.
体外冲击波、电针、慢性足底筋膜炎、微循环、能量多谱勒超声
34
R681.8(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2010-043S
2012-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4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