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鲁山花瓷腰鼓之研究
唐代鲁山花瓷腰鼓是中国古代陶瓷与音乐结合的一个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花瓷腰鼓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随着佛教东渐传入我国的西域与西凉地区,并与当地音乐不断融合,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后广泛运用于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唐代陶瓷手工业、音乐艺术繁荣发达,兼容并蓄,求新求变.唐花瓷腰鼓在唐代宫廷盛极一时,并随着唐乐的输出传入韩国和日本.宋代贵族政治没落,文学艺术向着平民化、世俗化与普及化发展,花瓷腰鼓也因此走出宫廷,在民间不断吸纳、受容,演变、转化,慢慢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唐代花瓷腰鼓、宫廷音乐、佛教艺术、在地性
G122(中国)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文庙孔庙释奠乐舞恢复与道德价值体系重构研究”2017BYS021
2018-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