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拙之辨——中国古代诗学之巧拙论
”巧”与”拙”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具体而言,巧拙论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尚巧论,以《文心雕龙》为例,有意对艺术创作规律之”巧”加以探索;二是尚拙论,从”辞拙意工”和”巧于外而拙于内”两个层面肯定”拙”的价值;三是巧拙相参论,意在将”巧” ”拙”对举,从”巧拙相济”和”巧拙相半”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四是大巧若拙论,它包括与自然契合、不期然而然之遇、绚烂之后的平淡美三个方面.巧拙论的多重意涵与诗学意义,有待我们深入揭示.
巧、拙、巧拙相参、大巧若拙、诗学
I206
2018-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