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后方印刷工业的考察——以成都为视角
抗战时期,成都印刷业在原有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设备、重组资源、自制机器和耗材等办法,解决了技术设备上的瓶颈,为组建印刷企业奠定了基础.这些印刷企业部分采用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对企业实行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并运用代印制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规范而有序的经营,保证了其健康发展.这使成都印刷业达到前所未有的行业规模,其数量在大后方一度仅次于重庆.但抗战后期,由于税收沉重、市场萎缩等原因使其经营环境不断恶化,原料上涨、拖欠过多等现象使其经营步履艰难,最终走向衰落.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战时大后方的印刷工业达到相当的水平,但毕竟时间短暂,因此保留的成果有限,我们不能作过高估计..
大后方、抗战时期、成都、印刷工业
5
K265
本文为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692成果.
2015-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