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0139.2001.03.016
20世纪《儒林外史》主题探讨之回顾——纪念吴敬梓诞辰300周年
本文先回溯了《儒林外史》面世之初关于其“主旨”的两种重要观点,它们影响了整个20世纪学人对该书主题的评述。具有现代意义的批评是从世纪之初鲁迅、胡适开始的。直至建国前,学人的研究基本上沿着这一途径不断深入。建国后尤其是在1954年前后,发表了一批论文,显示了学人努力运用进步的政治观念和先进的文艺理论研究这部小说的水平和成绩。进入60年代后学术研究开始冷寂。“文革”期间,少数人对这部小说的“主题”进行曲解。粉碎“四人帮”后,学术界拨乱反正,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渐趋正常并逐步走向繁荣,对《儒林外史》主题的概括力求体现出时代精神,又符合作品本身的蕴涵。
《儒林外史》、吴敬梓、小说主题、探讨回顾
I206
2004-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