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造中国:欧洲曾经的中国风
16世纪中国与欧洲直航以来,大量中国产品输入欧洲,其中瓷器、丝绸、漆家具、手绘壁纸等具有艺术性质的商品,因其独特的工艺和异国情调的装饰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欢迎,欧洲对中国外销艺术品的仿造应运而生,并在17世纪中期以后形成规模,到18世纪达到高潮。欧洲对中国设计的仿造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几可乱真的仿照,一种是东西方元素混合的仿照,也就是严格意义上的Chinoiserie,即欧洲中国风。第三种是借鉴中国艺术的新创造。吸收外来文化可以丰富装饰艺术,但只有吸收后真正的创新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对中国和欧洲来说都是一样。
中国外销艺术品、仿造、中国风格
TU238.2 TU-80(建筑设计)
2011-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