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5791-20200616-00374
一种新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取褐色挪威(BN)大鼠36只,分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组和STZ+亚精胺(SP)组,每组12只。STZ组和STZ+SP组尾静脉注射STZ,STZ+SP组玻璃体注射亚精胺,对照组给与同体积的溶剂。造模后继续饲喂12周,期间监测体重和空腹血糖。利用超声成像系统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供应情况。动物处死后取眼球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基本结构,分析各层厚度。视网膜消化铺片行过碘酸雪夫染色和神经胶质抗原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血管和周细胞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组织活性氧簇(ROS)水平;最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1(claudin-1)和咬合蛋白(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多组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法。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Z组和STZ+SP组大鼠体重下降(
P<0.05),血糖升高(
P<0.05);与STZ组比较,STZ+SP组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收缩末期血流速度下降(
P<0.05),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则升高(
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STZ组和STZ+SP组大鼠神经细胞核层区排列疏松、紊乱,视网膜丛区水肿,且STZ+SP组表现的更为严重。与STZ组比较,STZ+SP组视网膜厚度和外丛层厚度/视网膜总厚度增加(
P<0.05),毛细血管无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增多和周细胞缺失明显。与对照组和STZ组比较,STZ+SP组视网膜组织ROS水平均升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STZ+SP组claudin-1和occludin mRNA下降(
P<0.05),相应的蛋白表达亦降低(
P<0.05)。
结论:BN大鼠尾静脉注射STZ联合玻璃体注射SP能建立一种严重的DR动物模型,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更严重的视网膜血管顺应性下降,血流供应减少,视网膜水肿,新生无细胞毛细血管大量生成以及视网膜周细胞凋亡增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大鼠、病理特点
13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计划/实验动物项目2018C37129;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18KY033;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Public Technology Research Plan/Experimental Animal Project2018C37129;Zhejiang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neral Project2018KY033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9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