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8.08.005

显性负效应在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青少年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引用
目的 探讨显性负效应(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型蛋白自身无生理功能且影响另一正常蛋白发挥生理功能的一种干涉现象)在不同类型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青少年型糖尿病(MIDY)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3个与MIDY相关的突变型前胰岛素原C(A7)Y、G(B8)S、R(SP6)H对共存的野生型前胰岛素原分泌的影响,并引入一个含有MIDY相关突变但不能形成二硫键的突变型前胰岛素原-DelCys,共分为7组:分别用含有突变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和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设为C(A7)Y组、G(B8)S组、R(SP6)H组和DelCys组,将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与含有小鼠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共转染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与pCMS-EGFP质粒共转染作为阳性对照组,用含有小鼠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液,采用人特异性胰岛素原放免试剂盒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 比较细胞内人胰岛素原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P>0.05).比较细胞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57,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7)Y组和G(B8)S组细胞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35.84±1.89)比(29.28±6.85)、(33.62±10.52)pmol/L,t=22.58、21.66,均P<0.01],R(SP6)H组和DelCy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39,均P>0.05).结论 与MIDY相关的突变型胰岛素原C(A7)Y和G(B8)S会对共存的野生型胰岛素原产生显性负效应(表现为抑制其胰岛素原分泌),而R(SP6)H突变不产生显性负效应.产生显性负效应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分子间异常二硫键的形成有关.

糖尿病、β细胞功能衰竭、显性负效应、胰岛素原错误折叠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5211C196

2018-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21-52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糖尿病杂志

1674-5809

11-5791/R

10

2018,10(8)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