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1674-1358.2019.05.0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骨科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共79例,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其分为手术切口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SSI发生率,筛选SSI影响因素,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9例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中发生SSI者共21例(26.58%),其中13例为切口浅部感染,5例为深部感染,3例为腔隙感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合并疾病(结核)、术前HIV RNA载量、术后1周红细胞沉降率(ESR)、术后1周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程、住院时间、腰部及下肢手术部位、BMI指数、CD4+T计数、CD8+T计数、CD4+/CD8+T、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临床中及以往文献报道的SSI相关因素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BMI、CD4+T计数、HGB、WBC、合并疾病(结核)、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程、切口类型、麻醉类型和术中出血量均为HIV/AIDS患者骨科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为SSI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合理围手术期用药包括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进行免疫重建、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尽量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手术部位、感染、骨科、危险因素
13
R44;R28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8-2-217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一般项目KM201810025029;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首诊课题Z191100006619060
2019-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0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