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1674-1358.2014.05.033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目前我国传染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的合成、解毒、生物转化与排泄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黄疸、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以及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功能衰竭和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4种类型[1-3]。有报道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我国最常见类型[4]。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在某些诱因或急性损伤等因素作用下,短期(4周)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症候群[1-2]。该病是我国传染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引起ACLF的最常见病因为HBV感染。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对ACLF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1-3]。本文就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报道做一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急性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临床症候群、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临床合理用药、传染病、急性肝衰竭、功能障碍、死亡、生物转化、生活质量、慢性肝病、急性损伤、患者、功能发生
R57;R51
2014-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0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