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501225-20231114-00194
基于窦道情况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的坐骨结节压疮临床修复策略
目的:探讨基于窦道情况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的坐骨结节压疮临床修复策略。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7月—2023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坐骨结节Ⅲ、Ⅳ期压疮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4~84岁。共有坐骨结节压疮31处,清创前压疮面积为1.5 cm×1.0 cm~8.0 cm×6.0 cm。行en bloc切除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0 cm×3.0 cm~15.0 cm×8.0 cm。根据清创后创面窦道深浅、大小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按以下3种情况修复创面。(1)无窦道或窦道浅、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0 cm×3.0 cm~8.5 cm×6.5 cm者,行直接拉拢缝合、Z字改形术、臀部局部皮瓣转移或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V-Y推进修复。(2)窦道深且小、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8.5 cm×4.5 cm~11.0 cm×6.5 cm者,行股薄肌肌瓣转移填塞后直接拉拢缝合或Z字改形术或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3)窦道深且大、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5 cm×5.5 cm~15.0 cm×8.0 cm者,行股薄肌肌瓣联合臀大肌肌瓣转移填塞后直接拉拢缝合或Z字改形术或联合臀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行股二头肌长头肌瓣转移填塞后联合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旋转修复,行臀下动脉穿支脂肪筋膜瓣转移填塞后联合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V-Y推进修复。共使用7个臀部局部皮瓣(切取面积为8.0 cm×6.0 cm~19.0 cm×16.0 cm)、21个股薄肌肌瓣(切取面积为18.0 cm×3.0 cm~24.0 cm×5.0 cm)、9个臀下动脉穿支皮瓣或臀下动脉穿支脂肪筋膜瓣(切取面积为8.5 cm×6.0 cm~13.0 cm×7.5 cm)、10个臀大肌肌瓣(切取面积为8.0 cm×5.0 cm~13.0 cm×7.0 cm)、2个股二头肌长头肌瓣(切取面积为17.0 cm×3.0 cm、20.0 cm×5.0 cm)、5个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面积为12.0 cm×6.5 cm~21.0 cm×10.0 cm)。将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肌瓣、脂肪筋膜瓣、皮瓣存活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患者压疮修复情况及有无复发。结果:术后,所有臀部局部皮瓣、股薄肌肌瓣、臀大肌肌瓣、臀下动脉穿支脂肪筋膜瓣及股二头肌长头肌瓣均存活良好。1例患者1个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1个臀下动脉穿支皮瓣远端出现淤紫,经拆除部分缝线后有所缓解,但仍出现少部分坏死,经床旁清创缝合后创面愈合;其余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臀下动脉穿支皮瓣存活良好。1例患者供区创面因术后出血导致切口开裂,经清创+Z字改形术+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供区创面愈合良好。随访3~15个月,所有患者压疮均得到修复且未复发。结论:坐骨结节压疮清创后创面若无窦道形成或窦道表浅,可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选择直接拉拢缝合、Z字改形术、臀部局部皮瓣转移或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V-Y推进修复;若窦道深,则可根据窦道大小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选择合适的组织瓣转移填塞窦道,并联合个体化的皮瓣封闭创面,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压力性溃疡、坐骨、外科皮瓣、清创术、显微外科手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
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76034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2BABL206072;Reg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760343;General Program of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of China20202BABL206072
2024-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