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501225-20230613-00212
足踝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修复的带蒂轴型皮瓣选择策略
目的:探讨足踝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修复的带蒂轴型皮瓣选择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16例高压电烧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单侧缺损者11例、双侧缺损者5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5~75岁。彻底清创后拟用皮瓣修复的创面面积为5.0 cm×4.0 cm~12.0 cm×8.0 cm。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充分评估患肢血管损伤程度,明确血管网的分布和交通吻合情况,及早应用具有可靠血运的带蒂轴型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3.0 cm×2.0 cm~13.0 cm×8.0 cm。供瓣区创面采用头部刃厚皮或大腿中厚皮修复。统计足踝部各区创面采用的皮瓣情况,术后观察皮瓣和皮片成活情况。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外观、患者行走功能。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足踝部功能并评级。结果:采用逆行足背皮瓣修复2个趾区创面,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3个内踝区创面、2个足跟区创面,采用逆行足底内侧皮瓣修复2个足底前区合并趾区创面,采用逆行足内侧皮瓣修复2个足底前区合并趾区创面、5个足底前区创面,采用趾足底固有动脉皮瓣修复1个趾区创面,采用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1个足背区创面、1个外踝区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个外踝区创面、1个足背区创面。1例患者术后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治疗后成活;其余皮瓣和皮片术后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较佳,患者行走功能正常。末次随访时,患者足踝部功能评分为76~95分,评级为优者11例、良者5例。结论:根据足踝部高压电烧伤情况,早期彻底清创,术前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估患肢血管情况,选择血运可靠的带蒂轴型皮瓣是修复足踝部高压电烧伤创面及重建相关功能的较好方法。
烧伤,电、足、踝、带蒂轴型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
39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BRA2020416;The 333 Projec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BRA2020416
2024-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3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