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501120-20210709-00243
腹部不同位置全厚皮片修复小儿功能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腹部不同位置全厚皮片修复小儿功能部位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因功能部位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的女性住院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剔除随访脱落患儿后,侧腹部组纳入28例、下腹部组纳入29例,年龄分别为5(3,8)、5(3,7)岁。对下腹部组患儿20(12,26)cm
2创面采用于腹下区横行皮纹处切取的(24±10)cm
2全厚皮片修复,侧腹部组患儿23(16,32)cm
2创面采用于脐平面以下至腹股沟以上的侧腹部区切取的(24±9)cm
2全厚皮片修复,供区切口均行连续皮内缝合。术后供受区均行-10.64~-6.65 kPa持续负压治疗,术后7 d开始应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治疗供区。记录供区使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情况、供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拆线时间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 d,采用自行设计的疗效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对患儿疗效的满意度;术后1、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供区瘢痕情况并计算2个时间点VSS评分差值,用直尺测量供区瘢痕宽度并计算2个时间点瘢痕宽度差值。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或Cochran&Cox近似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侧腹部组术后供区应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时间≥4周患儿比例明显高于下腹部组(
P<0.05)。术后7 d,侧腹部组中出现供区切口部分裂开、供区周围皮肤红肿、供区脂肪液化的患儿各1例,下腹部组1例患儿供区出现切口部分裂开;下腹部组患儿供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侧腹部组(
P<0.05)。与侧腹部组相比,下腹部组患儿供区术后拆线时间显著缩短(
t'=17.23,
P<0.01)。术后7 d,下腹部组患儿家长对患儿疗效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侧腹部组(
t'=20.14,
P<0.01)。术后1、6个月,下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的VSS评分分别为(2.7±0.9)、(2.8±1.0)分,均明显低于侧腹部组的(7.1±2.2)、(9.1±2.7)分(
t值分别为10.00、11.15,
P<0.01)。术后6个月,侧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的VS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升高(
t=3.10,
P<0.01),而下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的VSS评分较术后1个月升高不明显(
P>0.05);侧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的VSS评分差值明显大于下腹部组(
Z=-8.12,
P<0.01)。术后1、6个月,下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宽度分别为2.0(1.0,2.0)、2.0(2.0,3.0)mm,均明显窄于侧腹部组的6.0(4.0,10.0)、8.5(5.0,12.0)mm(
Z值分别为-13.41、-14.70,
P<0.01);术后6个月,侧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宽度较术后1个月明显增宽(
Z=-2.79,
P<0.01),而下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宽度较术后1个月增宽不明显(
P>0.05);侧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宽度差值明显大于下腹部组(
Z=-14.93,
P<0.01)。
结论:采用下腹部全厚皮片修复小儿,尤其是女性患儿功能部位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符合美学修复原则;与侧腹部全厚皮片移植相比,下腹部全厚皮片移植术后供区并发症发生率低、瘢痕增生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儿童、烧伤、伤口愈合、皮肤移植、下腹部、全厚皮片、功能部位
38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0JM-322;Natural Science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2020JM-322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44-752